当前位置:首页 > 音乐视频 > 正文

音乐课秧歌舞教学***-小学音乐活动课秧歌舞教案

编辑小哥M 发布于2024-06-04 01:25:14 音乐视频 50 次

文章阐述了关于音乐课秧歌舞教学***,以及小学音乐活动课秧歌舞教案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
简略信息一览:

胶州秧歌的六个基本步法

1、秧歌是中国(主要在北方地区)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,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。在民间,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:踩跷表演的称为“高跷秧歌”,不踩跷表演的称为“地秧歌”。近代所称的“秧歌”大多指“地秧歌”。

2、-11-22 · TA获得超过188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:119 ***纳率:0% 帮助的人:2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山东秧歌各处流行,风格多种多样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“鼓子秧歌”、 “胶州秧歌”和“海阳秧歌”,并称为“山东三大秧歌”,或称“山东三大民间舞蹈”。

音乐课秧歌舞教学视频-小学音乐活动课秧歌舞教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胶州秧歌有膏药客,翠花、扇女、小嫚、棒槌、鼓子六个行当,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表现形式。有粗犷豪放火爆风格的“武秧歌”,又称东路秧歌,有妩媚抻展细腻见长“文秧歌”,又称西路秧歌。海阳秧歌有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,即“大架子秧歌”与“小架子秧歌”。

4、一个动作,不再按照以往的习惯那样,多遍重复,在舞台一点做四次,转到舞台六点再做四次;而是一个动作最多重复两次便开始转做其它动作。

5、胶州秧歌的基本角色为鼓子2人、棒槌2人、翠花2人、扇女2人、小嫚2人,角色们在秧歌小戏中演绎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。开场时,先以锣鼓声招人,然后跑大场,由鼓子带领众角色跑出,演员相遇时对舞,男角多做翻扑技巧动作,女角则对舞而过,即兴发挥各自技艺绝活。

音乐课秧歌舞教学视频-小学音乐活动课秧歌舞教案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胶州秧歌

胶州秧歌基本步法 舞蹈专业人士把胶州秧歌的特点归纳为“脚拧、扭腰、小臂绕‘8字、手推、翻腕的有机配合”。这一动律的形成,关键在于脚跟的灵活扭动和脚掌的弹性,这与过去演员脚上穿着模仿妇女缠足步态的“跷板”有关,跷板被废除后,舞蹈中把动态保留了下来。

胶州秧歌的六个基本步法碾步,拧步,滚步,丁字三步,弓步,大掖步;基本步法要点是“抻、韧、碾、拧、扭”,舞动起来的时候肢体舒展,动作轻柔又奔放洒脱。胶州秧歌的基本步法是指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,它是规范的、和谐的、节奏感强的一种舞蹈。

胶州秧歌是当地地区的传统舞蹈。胶州秧歌是山东省胶州市地区的传统舞蹈。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、跑秧歌,当地民间称扭断腰、三道弯,是山东省的汉族民俗舞蹈之一,属于三大秧歌之一。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,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、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,沿途乞讨卖唱,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。

扇子秧歌舞的基本舞步

1、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:“翠花扭三步”、“撇扇”、“小扭”、“棒花”、“丑鼓八态”等。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,又称“地秧歌”、“耍秧歌”、“跷秧歌”、“扭断腰”、“三道弯”等,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。

2、上身动律:分为横摆身和前后扭身。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,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。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,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,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,胯不要扭动,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。

3、秧歌的六个基本步法如下:平扭步 是健身秧歌步法的基础,很多步伐都是由它变化发展而来,平扭步是在走步的基础上,配合了身体的扭摆形成的,舞步由两步组成。基本做法:原地扭步;行进中扭步 十字步 是在平扭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,十字步由四步组成。

4、点碑:双脚并拢,双手竖起,随后左脚向左侧跨一步,落地左脚膝盖微曲,同时右手伸指向右侧,表示指点碑文。抬腿踏步:迈左脚向前踏一步,右脚跟随左脚向前踏,再抬起左脚,落地左脚后,再重复这个动作。总的来说,秧歌舞的舞步较为简单,多为大步舞蹈、高跳等,动作轻盈流畅,富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之气。

5、秧歌十字步的正确走法如下:将左***叉于右脚前方,然后右脚向右侧迈开一步,接着将右***叉于左脚前方,再用左脚向左侧迈开一步,如此反复交替进行。下面将对秧歌十字步的正确走法进行详细描述。

秧歌的表演形式与风格特点

1、这种秧歌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。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,手持扇子、手帕或彩绸等起舞。在表演形式上,开始和结束为大场,中间穿插小场。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,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、小戏,有的地区将高跷、旱船、竹马灯、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”(见《辞海》)。

2、它热烈、火爆、逗趣、诙谐的独特风格特点。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,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。东北秧歌有其特定的,这种风格存在于各种动作之中。

3、胶州秧歌有火爆红火、粗犷豪放、爽朗泼辣、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,秧歌演员们大方开朗、热情泼辣的表演,欢乐喧闹的音乐伴奏,宣泄了劳动人民紧张的思想情绪,表达了人们祈盼幸福和庆祝丰收的美好愿望,表达了对天地神灵、圣人祖先的敬畏之情。

4、东北秧歌的风格要素:热烈、欢快、火暴、诙谐是它的特点。东北秧歌是东北三省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,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:热烈、欢快、火暴、诙谐是它的特点其音乐特征也十分明显,既火暴热烈,又欢快、俏皮、风趣,优美抒情。旋律跌宕起伏,迂回曲折。

关于音乐课秧歌舞教学***和小学音乐活动课秧歌舞教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小学音乐活动课秧歌舞教案、音乐课秧歌舞教学***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随机文章
随机标签